施耐德電氣比利時
近年來,在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生產效率要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電子行業的自動化需求快速增長,行業發展迅速。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新發布的《2023世界機器人報告》,電子行業仍是工業自動化需求頗高的行業。
前幾年的疫情對制造業供應鏈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讓電子行業重新審視其現有的生產流程。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快速迭代,對生產線的多樣化帶來挑戰。電子行業的自動化系統對設備精度和技術難度要求較高,同時,電子工廠空間密集,需要靈活性高、空間要求小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電子企業把視線轉向協作機器人,在生產過程中,用更“小而美”的解決方案,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全面提升。
01 簡介
作為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翹楚,施耐德電氣集團一直把推行生產線自動化作為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在生產線上盡可能多地采用機器人來完成大量的重復性任務,其目的不僅在于提高生產力,還在于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減少員工流失,員工可以從事附加值更高的工作任務,最終與企業一起共同成長。
視頻 — 比利時施耐德電氣
02 挑戰
施耐德電氣比利時工廠面臨的挑戰:
- 市場對電子元器件的種類和型號多樣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多樣化生產對產線造成一定壓力
- 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對精度要求極高
- 工廠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
為了滿足日益復雜的客戶需求,施耐德電氣希望提高生產效率和靈活性。他們決定使用自動化處理一些重復性任務,例如質檢站上下料,從而解放員工,讓他們能夠執行更多高附加值的工作。但自動化生產線,不只是安裝機器人這么簡單。對于很多大型企業來說,生產線自動化轉型會面臨比中小企業更大的挑戰,比如固化的生產線配置、操作空間以及人員配置:
- 首先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
- 然后需要集成現有的生產設備,通常需要修改現有設備及其附帶軟件的配置;
- 還需要對員工進行培訓,以便他們能夠使用新系統;
- 最后,新上線的系統需要能夠處理產品的微小變化。
當決定采用自動化時,施耐德電氣的專家參觀了很多自動化展會,以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他們希望盡可能地減少對現有的生產體系結構的改變,因此可供選擇的自動化方案十分有限。最終,他們找到了理想的解決方案——優傲協作機器人。
在當地分銷商Industrial Cobotics和專業集成商ICA Industrial Automation的幫助下,施耐德電氣在幾個月內成功地將協作機器人應用到了生產流程中——UR5e可以部署在不同電子零部件的生產線上,自主拾取零件并將其放入質量測試設備中,并將通過測試的產品放在對應的裝配線上,進行下一步加工。
像施耐德電氣這樣的高科技制造商,會有很多內部培訓幫助員工熟練掌握自動化技能。而優傲UR Academy平臺提供的免費課程,可以讓員工自主學習操作知識,降低企業培訓成本。
立即開始使用
經濟高效、安全靈活的協作式機器人使自動化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效便捷,即使在中小型企業也同樣如此。